【TRANSPL INT刊发】国内首篇移植术后的液体活检数据发表
——
近日移植领域国际著名期刊《Transplant International》在线发表了本公司联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仁定主任团队关于肾移植术后供体来源游离DNA动态变化的研究。
器官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的最有效手段,而移植术后排斥反应是移植物失功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目前组织活检是诊断移植器官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金标准,其具有创伤性,难以作为临床常规检测手段。由于器官移植也伴随基因组移植,因此可以通过监测患者血液中供体来源游离DNA(donor derived cell free DNA,ddcfDNA)来评估移植物的健康状态。但目前对移植术后ddcfDNA浓度的动态变化研究较少,阻碍了其在临床的精准应用。
本公司联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仁定主任研究团队在移植领域著名学术期刊《Transplant International》上发表了题为“Dynamics of early post-operative plasma ddcfDNA levels in kidney transplantation: a single-centre pilot study”的研究论文(https://doi.org/10.1111/tri.13341)。本研究利用二代基因测序技术系统评估了各种类型和病理状态的肾移植患者术后早期ddcfDNA浓度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显示,ddcfDNA浓度在移植术后变化趋势遵循“L型“下降曲线,在术后血管开放后浓度达到最高,随后术后第二天ddcfDNA达到稳定状态(P<0.01)。
图1.不同时间点ddcfDNA浓度(对应原文Figure3A)
同时结果表明:监测患者术后的ddcfDNA浓度变化对预测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是有价值的,且当DGF患者的ddcfDNA浓度下降后出现反跳上升现象可能预示患者发生排斥反应,这对区分移植术后单纯DGF还是急性排斥具有重要意义。
图2. DGF患者ddcfDNA水平(见原文Figure 4)
另外,研究结果还表明ddcfDNA水平与热缺血时间和血清肌酐水平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该研究为游离DNA在肾移植患者无创检测方向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